开云体育app-尹波|东亚四强赛, 这一届能否成为最后一届?, 未来走向如何?
东亚四强赛的未来正面临严峻挑战,尤其是在中国男足连续遭遇惨败之后。首轮比赛,中国队以0比3惨败给韩国,随后又以0比2不敌全部首发轮换的日本队。这一结果引发了韩媒的质疑:随着中国队的快速退步,东亚四强赛已名存实亡,真正有价值的比赛只剩下韩日之间的对决。若这一趋势持续下去,东亚四强赛的存在意义将大打折扣,甚至可能被取消,取而代之的将是两年一度的韩日对抗赛。韩国媒体的这一观点,极有可能引发日本媒体的共鸣,使得这项传统赛事的前景愈发暗淡。
回顾过去,面对拥有孙兴慜、李刚仁等旅欧球星的韩国队,中国队在去年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中两度失利,比分分别为0比3和0比1,虽败犹荣,未引发过多非议。面对同样星光熠熠的日本队,中国队首战0比7的惨败固然令人震惊,但次战1比3的比分则显现出一定的抗衡能力。那时,双方均以国家队一线阵容出战,实力差距虽然明显,但尚属正常范畴。
然而,本届东亚四强赛的情况却大为不同。韩国和日本的阵容均由本土联赛球员组成,旅欧球星均未归队。韩国23人大名单中,有20人来自本国K联赛,3人来自邻近的日本J联赛;而日本队的23人全部来自J联赛。换言之,韩国派出的阵容更像是“三队”,日本更接近“四队”。而中国队则依然是“一队”阵容,年轻但仍代表国家队的主力阵容。如此悬殊的对比下,中国队却接连败给被视为二线、三线甚至四线阵容的日韩球队,这无疑是极大的尴尬。
特别是在日本与中国的比赛中,日本主帅森保一将首轮以6比1大胜中国香港的主力悉数替换,启用全新首发11人,并让23名报名球员中除第三门将外全部登场,这体现出日本对阵容的深度与自信。相比之下,中国队尽管年轻,却毫无招架之力。若东亚四强赛真的被取消,面对韩日两国提出的合理质疑,中国足球又能如何反驳?一场本该竞争激烈、充满看点的区域赛事,却因为大多数比赛成为“鸡肋”,还谈何举办?
从历史上看,中国队对东亚四强赛的重视远高于韩日两国,几乎每届都派出最强阵容出战。相较之下,韩国和日本历来有所保留,尤其是在中国实力尚强之时,他们仍会派遣部分主力球员参赛。彼时,韩日国内联赛贡献的国脚数量较多,旅欧球星人数有限,三队档次较为接近。且当时的“四强赛”参赛队伍并非仅限于中国香港,朝鲜和澳大利亚也曾参与,使得赛事的竞争性和权威性更强。
那段时期,韩国和日本的参赛阵容往往取决于中国队的竞争力。中国队强劲时,韩日不敢怠慢,都会派出较强的国脚阵容认真对待。作为世界杯常客,韩日无疑有更多更重要的赛事任务,而东亚四强赛虽非头牌赛事,但他们依旧不愿输给中国。反观长期缺席世界杯正赛且亚洲杯从未夺冠的中国队,东亚四强赛几乎成为其难得的展示舞台。许多中国球员如高洪波、邓卓翔等正是借此赛事成名。
令人惋惜的是,随着中国队实力持续下滑,韩日出战东亚四强赛的阵容逐渐缩水,从二线队伍到如今的“三队”、“四队”,实力边缘化的球员即使默契不足,依然能够轻松击败中国队。这一切无不反映出中国足球与日韩的差距愈加拉大,若不能及时止跌回升,东亚四强赛被取消的结局恐怕不再是空谈,而是将成为现实。
发表评论